省委书记讲交通故事,讲得如此接地气。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分享“四好农村路”的鲜活故事,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干部关心交通、关注民生的情怀和责任。广大交通人要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以主题教育推动人民满意交通建设,解决实质问题,注重实际成效,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7月9日,在浙江省委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省委书记车俊分享了一个“四好农村路”的故事。
车俊到杭州市淳安县枫常公路改建工程调研时,施工单位负责人告诉他,枫常公路改建是他们建设的“群众最拥护、最支持,没有遇到任何困难”的工程。车俊调研发现,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源于当地百姓对路的期盼。交通不便导致农产品出不去、外面人进不来,老百姓深知这条路是他们的致富路、幸福路。“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车俊说,“什么是初心和使命,就是给老百姓办事。”
这条路承载着1.9万村民的期盼 枫树岭镇位于淳安县西南方向,离县城40多公里,北面靠近千岛湖,西面与衢州市常山县接壤,是个位于群山处的偏远乡镇。原来的枫常公路在当地人眼里是一条“穿山公路”,路窄、弯多,通行不便。
枫常公路沿线的诸多农村,当地居民收入来源多靠农业,尤其倚重漫山遍野的毛竹。但毛竹价低且运输不便,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几乎所有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
“由于交通不便,农民生产的很多农特产品都运不出去,丰富的毛竹、茶叶大多烂在山里。坐拥淳安县第一高峰——磨心尖,游客却只能望而却步。”枫树岭镇党委委员凌丽英感慨道,原来的枫常公路已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要求破除“瓶颈”的呼声十分强烈。
2018年,承载着枫树岭镇1.9万百姓的热切期盼,在省、市、县三级
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推动下,枫常公路改建工程当年立项、当年审批、当年开工。该项目起于枫树岭镇,止于白马村,全长17.33公里,是全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点项目之一。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何皝忘不了去年11月28日开工仪式的情景。当地以及附近乡镇的众多村民纷纷跑来围观,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三四岁的儿童。“在外地务工的村民听说枫常公路改建工程要开工了,也从外地连夜赶回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何皝说,当地村民对这条路寄予了太多期盼,他们专门跑上舞台在背景板前合影留念。
沿线征地拆迁仅用19天 村民黄柳木的家就在征迁红线两米外,房子紧邻枫常公路,半个院子处在征迁范围内。黄柳木家的情况不但补偿少,对以后建房也带来影响。黄柳木却毫不犹豫:“我们是枫常公路开通后的最大受益者,征迁就算不给补助也要全力支持。”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枫树岭镇政府和淳安县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从测量划线到青苗清点,从房屋评估到征迁拆除总共只花了19天时间。
评估小组进场时,横山村村民吴柳根正把家里的一些物品往车上搬,准备送到丈母娘家。吴柳根说:“政府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条路我们盼望了20多年。我作为党员,应该带头为枫常公路早日开通贡献一份力。”
最令凌丽英感动的是,征迁工作组插下的代表征迁线路的红旗,没有一面被村民摘下。她说:“百姓关心路的建设进展,这也体现了枫常公路改建工程是顺民心、应民意的民生工程。”
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虽然距离通车还有一年多,但淳安人已经把枫常公路列为“最美乡村公路”打卡点之一。淳安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枫常公路串联起的乡村自然风光在众多风景中独树一帜。
淳安是全国率先把“绿色公路”理念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实践中的县。在枫常公路淳安段建设过程中,淳安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取法自然的原则,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设计、建设、管护、运营全过程,着力将之建设成为生态路、景观路、富民路。枫常公路的建成通车将带动一批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美将是改建后的枫常公路给予外界的第一印象,也将化作沿线诸村实在的收益。
窄坑村委会主任王淳生介绍,去年以来村里陆续将18幢老旧农宅收归村集体,计划聘请专业设计师重新设计、修缮,将其建成富有当地特色的民宿。“我们这里山清水秀,路通了,游客出行更方便,也会喜欢我们这里独特的风土民情。”王淳生说。
外出创业的村民,也将借此机会重返家乡发展。王淳生已经接到不少想回老家投资的电话了。“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明年通车。”王淳生说,“以前是靠毛竹的靠山吃山,以后就是靠风景的靠山吃山。”